分享到: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政府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3500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25 09:37     来源:丰润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努力把唐山建成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丰润区主动融入大局,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以协同促发展,以联动谋突破,在产业承接、交通互联、生态共治等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丰润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绘就了协同发展的丰润篇章。

一、工作成效

(一)关于统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平台、育企业、引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计划,抓紧抓实正丰循环经济产业园、威奥汽车提产扩能等项目建设,确保战新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正丰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分为9个子项目分阶段实施,目前金属材料精深加工项、正丰不锈钢角钢、绿色特种钢、空分制氧及碳捕集封存循环利用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有序推进;永丰轧辊建设高端装备精密制造项目,三栋办公楼已完工,正在进行外部装修,一期车间正在建设,预计年底能够完工投产。结合专项政策,重点引导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景忠山国药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完成有关项目。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引入京津技术成果,促进本地医药企业技术升级。

丰润区目前培育有7家企业的1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省级荣誉称号8个、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8个,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积极培育两化融合建设项目,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项目。积极建设开展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建设。蒙牛乳业液态奶数字化车间、正丰钢铁型棒材数字化车间获得省工信厅认可。河北仁润印刷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及库房项目、达能(丰润)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达能丰润工厂数字化转型项目获评2023年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按照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要求,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申报工作,通宝停车等17家企业入围唐山市第一批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

加快推进“算力+”人工智能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构建丰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算力底座”。深化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等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大数据等未来产业,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开辟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拓展“京津孵化、丰润转化”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参与京津冀对接活动,发挥科创平台引导带动作用,依托域内科创平台对接京津科研院所或研发团队。目前,成功引进1项京津科技成果,即唐山市润丰印务有限公司与北京万邦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书刊拆垛机设备合作研发”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二)关于锚定科技创新,抢占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方面

2024年底系统有效期内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01家,2025年力争达到905家。第一季度已备案40家,第二季度已推荐78家申报省科小。2024年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5家,2025年力争达到333家,目前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将严格对照时间节点,按步骤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4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43家,2025年力争达到149家。截至2025527日,第一批组织推荐高新技术企业32家,待专家评审,正在积极培育企业准备申报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在丰设立分支机构,润泽粮油联合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北京中耕绿洲等8家共建唐山市花生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我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凤凰英才计划”,审核并办理凤凰英才卡80人,目前全区累计持有凤凰英才卡799人;完成42人青年人才奖补审核。成功引进高校毕业生及其他人才309人(硕士114人,本科195人),并组织区内企事业单位赴多所高校开展18场招聘活动,79家单位提供948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68人,为中小微企业精准输送优质人才,有效缓解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三)关于关注民生福祉,打造京津唐“共享家园”方面

积极发展研学旅游等项目,全力推进中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花之屿文旅综合体建设和曹雪芹文化园唐山十二金钗沉浸式文旅等两个项目建设,融入“唐山周末”,打造丰润“旅游四季”等品牌活动,挖掘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举办活动吸引游客。我区三家公立二级医院全部加入京津大医院医联体,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派出业务骨干进修学习。目前,7家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普通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区64所学校(幼儿园)与京津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北京33所,与天津31所,通过开展教师交流等活动,壮大本土教育实力。我区国能颐养中心、京丰颐养中心信息录入北京市、天津市社会福利服务管理平台,对接京津养老信息网站,促进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二、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和短板

(一)发展优势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丰润区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位于唐山市北部,能充分受益于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红利,高效承接北京、天津的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同时,它处于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区域的咽喉要道,是东北与华北地区物资流通、人员往来的重要枢纽,有利于开展贸易往来,拓展市场空间。二是交通条件便捷:公路方面,京沈高速公路、唐承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到北京仅需1-2小时车程。铁路方面,京哈铁路在区内设有多个站点,大秦铁路横贯北部,为能源产业和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航空与海运方面,距离唐山三女河机场仅20公里左右,距曹妃甸港、天津港等大型海港较近,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产业基础雄厚:丰润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钢铁压延基地、河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商贸功能区,也是 中国动车之城。云集着中车唐山公司、二十二冶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正全力打造千亿级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电经济等新兴产业,能较好地承接京津地区相关产业转移并实现协同发展。四是人才科技资源丰富:借助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人才优势,丰润区与中国工程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如河北兴隆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借智京津攻克关键技术,唐山丰润数字创新示范产业园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五是资源丰富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等储量较大,为钢铁、建材等产业提供原料。农业资源良好,是唐山市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产区,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旅游资源丰富,有腰带山、丘庄水库等自然景观,还有天宫寺塔、曹雪芹文化园等人文景观,可与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互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二)发展短板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结构偏重,202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9%,新兴动能不强,集群效应未充分释放。立区大项目不多,新上项目支撑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难以快速适应京津地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协同需求。二是营商环境需提升: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整体营商环境与京津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可能在政策扶持力度、行政审批效率、市场服务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生态环境压力大:作为工业重镇,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任务艰巨,需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求更好平衡,否则可能因生态问题限制与京津地区在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协同合作。四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不足:城市设计不足、更新不快、管理不精细,城市功能有待优化,城建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基础相对薄弱,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与京津地区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风貌等方面存在差距,不利于吸引人才和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产业承接再发

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深入挖掘京津地区的优质产业资源,结合我区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招商策略。加强与京津企业的沟通对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丰润,提高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公共服务再提升

以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为抓手,持续促进教育、医疗、康养等京津资源向丰润延伸。加强与京津地区在教育、医疗、康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推动更多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区落地办学,提升教育质量;加强与京津医疗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化与京津养老机构的合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协同创新再深化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加快促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围绕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更加精准的对接。持续开展京津地区科技招商,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落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四)生态建设再加强

以生态丰润建设为重点,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进一步推进区域协同治污,加强与京津地区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联合治理。加强联动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抓好跨地区、跨流域交界区域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共同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政府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