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丰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政协唐山市丰润区第五届 第四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30 14:59     来源:丰润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唐山市丰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政协唐山市丰润区第五届

第四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石向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结合实际问题所提建议很有针对性,对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我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区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高质量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措并举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务实举措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

(一)以区+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织密织细就业服务网格。我局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工作指挥部作用,持续践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深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内涵,落实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确保全年任务完成。按照“1+X”平台模式打造基层经办机构,延伸人社基层服务,将就业创业的部分经办事项下放,实现民生事项下放率50%,乡镇、街道可办率 100%。 同时完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就业体系三级全覆盖目标,即人社局、 23个乡镇、街道综合服务大厅心全覆盖、545个社区(行政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覆盖,横向提速,纵向延伸,形成十分钟就业便民服务圈,提升就近办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二)推进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根据不同劳动者的自身条件和服务需求,构建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措施和解决方案。一是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我局紧紧围绕青年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个首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坚持边调研边实践,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在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预计2024年达到1.5万人二是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我局不断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求职就业;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落实返乡入乡创业政策。三是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沟通联系,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大力宣传、实施优惠扶持政策,强化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稳定和拓宽就业渠道;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性,给予政策支持,提升退役军人就业能力。四是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提供针对性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对于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深入摸排、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服务。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三)多渠道开展招聘活动,搭建就业求职“云端桥”。我局面向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要求,全力开拓就业岗位。一是面向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重点群体开展直播招聘活动2023年,累计开展直播招聘69场,开展线下招聘活动14场,共计183家企业参会,提供了3419个岗位,网络直播总浏览量达15万多人次,线下放发宣传材料30000余份。二是开通唐山市丰润区就业服务中心官方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小红书号,与丰润区就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在全市范围内首家形成人社局就业服务新媒体矩阵,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数字化转型2023220日四个平台正式投放以来,总播放量达100万,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11万。

通过短视频带岗+直播送岗的方式,实现求职者与企业双赢局面,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构建新的对话沟通平台,将企业和求职者直接对接,提高就业岗位转化效率,让更多的求职者看到更多的优质岗位,让更多的岗位找到更合适的求职者。

二、精准施策,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

(一)加强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业承载力。我局积极落实相关减免补助政策,着力搭建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与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2024年以来,我区正在运营的创业就业孵化基地6孵化基地孵化面积已达29157余平米,在孵入驻孵化企业319家,在孵带动就业624人(其中缴纳社会保险400人)累计孵化创业项目861个,累计创业带动就业1433

(二)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为使创业者能够稳定经营,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加强与经办银行邮储、建行、河北银行等部门的合作,依托银行网点、乡镇(街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以及线下发放宣传单等有效方式,让更多的创业人员和小微企业了解政策、知晓办理流程,享受创业扶持政策。二是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对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行业协(商)会等形式,搭建银企对接、政策推介等服务平台,结合开展创业服务活动,推动经办金融机构与创业者面对面沟通,帮助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三是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发挥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作用,与区妇联、团区委沟通配合,已成功举办两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一大批创业创新项目脱颖而出,为获奖选手发放奖金和证书,并积极组织参加市以上竞赛2023,累计为我区135名创业者、6家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3765万元,完成市达指标1500万元251%20241-4月,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笔,1739万元,完成市达任务指标1500万元(参照去年指标)的115.9%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

一是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聚焦制造强区、质量强区、网络强区和数字强区,加强急需紧缺和高精尖专新职业培训,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力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推广使用电子职业培训券,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丰润区职业技能大赛。我局将从加大宣传力度、丰富线上培训课程资源、优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着手,规范企业及定点机构培训流程、提高培训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目的。2023,累计开展创业培训391人,完成目标任务300人的130.33%;职业培训完成278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创业培训讲师的整体素质,我局于今年3月底组织了7名讲师报名参加市就业中心举办的唐山市初赛提高班。目前,完成引导性培训126人。

二是高质量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我局已成功举办三届“浭城技工杯”职业技能大赛,竞选出一批高技能职业工人。引导更多的技能选手参加竞技,选树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丰润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层次人才支撑。

四、持续加大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

一是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为进一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力引进各层次人才。我局制定了丰润区2024年“揽英才 创未来”万企进千校招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丰润区“引才团”,深入国内多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招聘活动42场,其中线上11场,线下31场(含卫健局选聘3,教育局选聘2场),累计参加企业385家,提供岗位7000余个,累计参加招聘人数9800余人次,现场共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420余个,其中1253与企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

二是积极推介人才引进政策。我局深入115家企业,积极宣传紧缺人才备案的重要性,并将企业提供的紧缺人才信息和每次招聘会的招聘信息汇总登记,初步建立了紧缺人才登记台账,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等人才15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6人,本科生766人,大专生754人。截至目前,全区持凤凰英才卡总人数为564人。我局还将举办“京津冀专家丰润行”等系列活动,为丰润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局不断提升就业市场监管力度,从打击非法用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一需求点出发,从细节处着眼,着力打造有力度”“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立足法律法规进行源头防范治理。抓住五一十一元旦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立足《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以宣传,提高广大人民好得多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治理。积极推进劳动纠纷多元治理,全面畅通维权渠道,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维权咨询,从化解社会矛盾角度入手,加大协调解决的力度。

二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为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对我区在建、续建、新建项目进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检查。对规上企业开展年度审查工作,发现违法用工行为一律从严处理,从重处罚,坚决杜绝企业违法用工、非法用工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拖欠工资等现象,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三是创新思路加快推进网格化建设步伐。在全区范围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业务培训,以乡镇和街道为基础实行划片包干制,建立健全数据库,对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实施网格化动态监督管理,逐步建立维权工作的长效机制,建成信息准确、数据齐全、实时监控的网格监管体系,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机制。

四是加强联合惩戒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社会公布力度,督促欠薪主体及时足额清偿欠薪,对符合纳入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做到应纳尽纳;对重大欠薪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曝光,实现联合惩戒;对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唐山市丰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