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丰润区民政局 对政协唐山市丰润区第五届 第四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30 14:58     来源:丰润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唐山市丰润区民政局

对政协唐山市丰润区第五届

第四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

 

陈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区特色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养老总体概况

(一)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情况。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1家,养老床位3037张,设置护理型床位2126张,占总床位的70%。其中,公办特困供养机构8家,养老床位985张、护理型床位580张,收住集中供养对象455名,主要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12家,局属单位1家,养老床位2052张、护理型床位1546张,主要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设置情况。全区69个赋码社区,全部配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包括街道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站66个(包含拓展居家养老功能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配置服务人员80名,照料床位422张,可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照料等服务。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已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依托具有闲置房屋或空地的社区资源建设社区老年食堂7个,解决老人用餐问题。

(三)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设置情况。

我区已建成集行业管理、技术指导、应急支援等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利用闲置资源率先建成了我市首家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设置护理床40张,收住人员35名;建成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床位总数362张;打造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2个,设置床位83张,互助点类型设施478个,农村互助设施实现480个行政村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已全面建成。

二、打造我区特色居家养老模式主要举措

(一)加强科学规划布局。2021年区民政局聘请专业机构按照人口分布和人员结构等相关专业标准编制了我区《2021-2035国土空间养老设施专项规划》,通过对养老服务设施合理预测与规划布局,建立健全我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养服务设施良性发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按照规划及新建居住社区统筹周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和建设要求,科学确定与社区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医疗卫生等行业相关标准。与相关乡镇、街道协调辖区内新建小区配套养老用房和老旧小区配置办公及服务用房,确定相关设施改扩建方案,已完成69个社区日间照料全覆盖建设工作并开始运营,“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二)完善养老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标准和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标准分别对新建小区和已建成小区配备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镇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已建成小区协调辖区内办公及服务用房,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按照不低于200平方米面积的标准配备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实现城市居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三)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我区共有69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配置服务人员80名,照料床位482张,并与有专业资质的配餐中心签署了送餐协议,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娱乐、助餐、照料等相关服务。全区实现设施100%开放运营,其中街道、社区公办力量运营63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4个,社会力量运营设施2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新了社区服务模式。同时,我区建有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力度,分层分类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四)发展智慧养老。我区充分利用河北省养老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我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源,提高日间照料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累计投资23万元,为69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安装摄像头138个,配备计算机69台,实现与省厅对接,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实现机构、设施、服务、照护“一网通达”,切实满足社区老人生活需要。

(五)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一步搭建区级养老服务供需推介一体化平台,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专业化、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同时,督促各街道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服务站等基础养老服务设施由建起来用起来,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切实发挥其应有功能。

(六)强化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制度保障。落实《唐山市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十八条措施》,制定《唐山市丰润区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二十三条措施》,民政部分增加探索新型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建立优秀养老护理员岗位年度考核奖励制度、建立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技能大赛激励制度等相关内容,支持为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提供了遵循。

(七)积极拓展养老服务。一是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面向老年人免费开放,配发健身广场的体育器材,实现乡镇、街道健身器材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多元化需求。二是开展老年群众文化活动。为了丰富和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老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兴趣,组织文化馆、评剧团等单位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比如,年均文化惠民进基层演出200场,每年开展重阳节敬老专场文艺演出,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演出,为老年人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区评剧团复排多部传统评剧用于下乡敬老演出。文化馆免费提供活动场地,供老年人开展活动,并邀请馆内外专家开展声乐、广场舞、书画等培训,建设文化馆分馆,并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基层开展针对性专业辅导,提高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的专业水平。三是区文旅局和老年体协每年不定期组织乒乓球赛、柔力球赛等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4-5场次;培育了适合老年人的柔力球品牌运动项目,并举办过全国性柔力球大赛。

(八)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区住建局根据《唐山市“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十八条措施》中的工作要求,联合街道社区初步摸排符合条件范围内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数量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采取减免奖补等方式令其享受燃气、供热民用价格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一是计划在摸排过程中,重点掌握相关机构的经营内容、区位条件、建筑结构以及用热用气基本情况,编制数据台账。二是对台账中的经营机构进行分析。对未接通燃气或接入集中供热官网的,积极协调燃气或供热企业对其燃气、供热管网建设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同街道社区、经营单位法人共同商定出资条件,尽可能满足其用气用暖需求。三是同财政、市燃气集团或供热企业对接,共同研究具体减免政策的可行性,通过申请财政支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等方式尽可能拓宽资金来源。四是在确定享受民用价格补助的机构对象后,安排燃气、供热企业依据其用气用热情况申报补贴额度,区住建局将同财政部门提交至区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五是对纳入政策范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老年食堂等单位做好燃气供热安全排查工作,通过开展安全用气用热宣传培训活动、开展应急演练以及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筑牢安全屏障。六是已让符合条件纳入政策范围的机构和服务设施享受用水民用价格,唐山市丰润区城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将对情况进行积极响应。

 

唐山市丰润区民政局

202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