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政府
关于对省人大建议1031号的会办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
省人大建议《关于全域推广河北文化旅游 全力打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结合所提内容,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我区坚持放大红学品牌效应,区评剧团于近年来创排五部红楼系列评剧《曹雪芹》《刘姥姥》《贾母》《焦大与陈嫂》《晴雯》并在省市进行巡演;依托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深入挖掘红色依托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抗战文化,管桦纪念馆联合丰润区纪委,从探寻冀东抗战文化廉洁因子入手,深入挖掘管桦一家两代四人舍身抗战、管桦一生用笔讴歌抗战精神的感人事迹,对园内原有的管桦陈列馆进行改造提升,建设冀东抗战廉政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名人文化,在博物馆四楼开设丰润文化名人展馆;开展丰富多彩的七进惠民文化演出,宣传丰润历史文化、名人事迹。打磨新戏《我的嫂子我的娘》参加全国评剧艺术节;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非遗传承人进学校、进景区,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推动非遗文创作品创作,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以产品带动丰润区文化走出去。下步,我区将持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旅产品深度广度,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二、制定县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我区已编制完成丰润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构建,依托“两红一绿”旅游资源,抓好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南部田园体验、中部文化研学、北部绿色休闲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农旅融合的景区有西那母生态旅游度假村、乡村旅游示范点有燕沣园生态农场、开元生态文化产业园、百草坡农业现代科技园等、文旅融合的有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山缘生态庄园等景区。实现了以文彰旅、以旅塑文,促进了我区旅游产业发展。下步,我区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三、加强宣传推广
一是宣传推广“唐山周末”小程序。向唐山周末小程序开发公司提供我区景区景点、文化场馆、非遗文物、地方文艺、美食诱惑、旅游攻略、唐山印象、导航导览、酒店住宿、乐购唐山等板块内容,包括简介、图片、视频、导览图、攻略游记等资料,极大的增强了我区旅景区知名度。二是积极推动“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我区5家A级景区均已入驻京津冀一码通平台,实现了网上购票、一键扫码入园。三是加强平面媒体宣传。通过“丰润智慧旅游”微信公众号、“畅游丰润”抖音号和“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宣传推广我区旅游景区景点,彰显“雪芹故里、山水丰润”主题形象,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吸引客源。四是线下活动多措并举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各地宣传推会等活动,持续宣传我区旅游资源,同时发动景区与旅行社开展宣传活动,向游客发放“丰润旅游”宣传册与手提袋,以点带面提升我区旅游形象。五是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通过在重要节假日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等形式,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知识。下步,我区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推介我区旅游资源,增强“雪芹故里,山水丰润”品牌影响力。
四、提高县域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我区坚持加强人员培训。每年邀请业内专家对景区、旅行社管理人员、讲解员、服务人员进行菜单式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近几年,我区投资5.65亿,对景区连接线、步游路、景区景观、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截至目前建设旅游厕所47座,景区连接线改造提升10公里,新增景区餐饮场所5家和一条美食街,可以容纳2600名游客同时用餐。下步,一是做好对全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 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视野开阔、专业熟悉、勇于创新的全域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能人才和旅游服务人才。二是按照唐山市全域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专项规划要求,逐步推进我区旅游厕所、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标识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景区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五、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我区评剧团常年赴京津地区参加各类演出交流活动。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与周边县区及先进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业务能力。通过参加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的旅游推介活动,加强经验交流与合作。下步,我区将继续参加周边省市先进城市的推介会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我区文化旅游发展。
六、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我区重视鼓励非遗传承人与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项目保护单位和手工艺合作社等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 深入挖掘非遗项目文化内涵、技艺精髓,创新研发非遗产品。目前已深入挖掘包装蜂蜜麻糖、棋子烧饼、曹雪芹家酒、丰润浭酒、盛世凤凰酒等特色产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挖掘丰润评剧、丰润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元素,设计生产我区特有的文化旅游产品、工艺品,让体现丰润特色的“小工艺”旅游产品走向全国。下步,我区将持续培育皮影雕刻、剪纸、泥塑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品牌。依托区内发达的书画、装裱、古玩业,整合资源,在天宫寺塔公园周边规划建设以古玩、字画、装裱等为特色的文化商业街区,发挥好辐射、聚集、带动效应。
七、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我区通过召开文旅企业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利用抖音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河北省文旅行业纾困政策35条》《唐山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等政策,同时制定了《丰润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配套政策,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宣讲、解读。与政策精准对接,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弄懂政策并迅速落实,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享受暂退保证金政策的旅游社,及时帮助旅游社及时跑办暂退手续,迅速落实暂退保证金,向4家旅行社暂退保证金8万元,向11家旅行社发放责任险补贴款3.025万元,共计11.025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八、培育引进专业人才
我区鼓励支持其引进专业的运营团队,对景区全部或部分服务项目进行外包。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文化创意策划、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推广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就业。下步,我区将鼓励文化旅游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发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文化旅游融合有关课程,确立一批文化旅游实践基地,培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组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文化创意策划、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推广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就业。
九、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我区不断完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监测评估体系,严格把握评估时间节点,做好相关目标调整。加强评估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价的重要依据。下步我区将持续完善文化旅游发展责任机制,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做好监督,对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调整。
十、提高公众参与度
我区积极融入“唐山周末”,打造丰润“旅游四季”。重点打造桃花旅游文化节、牡丹节、大枣采摘节、冰雪节等节庆活动,采取旅游+的模式,将文化内涵、体育竞技、户外拓展等元素融入到了节庆活动当中,使节庆活动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丰润旅游符号,指导各景区进一步丰富节庆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具有景区自身特色的旅游节庆品牌,截至目前,我区举办桃花节4届、大枣采摘节3届、牡丹节7届、冰雪节2届,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进一步激活了旅游市场,群众参与旅游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丰润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昌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下步,我区将持续深入打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加大文化的宣传力度和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为企业宣传,企业为文化出资,形成双赢的局面,助力河北文旅发展。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1日
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唐山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联合承办
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2023008069 网站标识码:1302080014
冀公网安备:13020802000330号
联系电话:0315-3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