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和“牢记谆谆教导 不负殷切期望‘人人争做文明使者·携手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擦亮“大爱唐山·尚德丰润”品牌,为加快“唐山城市副中心”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丰厚道德滋养,丰润区文明委在全区范围开展“文明标兵”评选发布活动! 丰润区2023年3月份第五期“周文明标兵”: 敬业奉献:王建宇 敬业奉献:白 玉 助人为乐:李福芝 孝老爱亲:徐亚华
王建宇:用心干事、全心为民的好支书
王建宇,丰润区常庄镇崔马庄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21年,他带着自己多年来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眼界、积蓄回到家乡,融入乡村振兴之中。任职后,筹集资金3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82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同时,推进村庄亮化,改造老旧路灯25盏。建成文化广场3个,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场所。他还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忧,新打深水井1眼,改造供水管道,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问题迎刃而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积极联系菜农,帮助村民购买新鲜蔬菜,免费为村民发放大白菜,组织志愿者开展药品代购服务。村民王占胜突发脑出血,他第一时间联系车辆快速送到医院,为有效救治赢得了时间。
白玉: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的敬业者
白玉,丰润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在全区脱贫攻坚行动中,他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带队逐村逐户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宣传社保扶贫知识,落实扶贫政策,为全区顺利完成脱贫任务作出了贡献。他主持启动了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居保、社保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工作。特别是在新农保启动实施的关键时刻,母亲突发疾病离世,他含泪安慰好父亲,料理完后事第二天就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丰润区率先完成新老农保合并。为确保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顺利举行,他连夜驱车往返900多公里,快速完成省市区三级征地审批。在工作中,帮助聋哑人缴费、为老人讲解政策等这样暖心的事儿在他身上不胜枚举,受到同事和群众的好评。
李福芝,丰润区石各庄镇小茹庄村人。18年前,李福芝从唐山电视台直播50分栏目中得知,滦南县有一对母女生活陷入困境,女儿仅9岁,母亲高位截瘫。于是,她第一时间联系节目组。取得母女的联系方式后,立即赶往滦南县送去自己亲手做的被褥。从孩子9岁,一直到23岁大学毕业,李福芝帮助这对母女达14年。最初,每年给孩子四、五百元生活费,随着自己经济条件的改善,每年涨到两千、三千元,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东北的一个孩子罹患白血病陷入困境,李福芝立刻到银行为救助账号转款1000元。李福芝不仅帮助困境学生,还拾金不昧、甘于奉献。几年前,她外出时捡到6.7万元,第一时间通过派出所将巨款及时送到失主手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带头组建了“小茹庄村巾帼抗疫群体”,积极为村里捐款,义务进行环境消杀。“小茹庄村巾帼抗疫群体”的事迹被唐山直播50分报道。李福芝用她的爱心善举,温暖了乡邻,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徐亚华:尽心至善至孝的好媳妇
徐亚华,丰润区丰润镇王家楼村民。丈夫王立保患有先天精神类疾病,婆婆年迈且患有严重的基础病。结婚后,徐亚华悉心照顾王立保和婆婆的日常生活起居。王立保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徐亚华每天耐心的给丈夫洗衣、做饭,让他保持着干净、健康的生活状态。有时,王立保病情发作,趁家人不注意会跑出家门,徐亚华不管跑多少圈,走多少路,都第一时间把王立保找回,尽心尽力地看护。半年前,王立保的病情加重,由于家中无法控制病情,徐亚华和家人商量后,把王立保送到了专门医院接受治疗。腾出时间的徐亚华,尽心竭力地照顾着婆婆。徐亚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至善至孝的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