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信息公示

关于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2-09 10:31:54

关于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

审计工作报告


20241129日,丰润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现将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2023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2312月,经唐山市丰润区第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32.2亿元,支出调整为60.05亿元;区本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12.09亿元,支出调整为37.67亿元;社保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10.48亿元,支出调整为1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为0.12亿元,支出调整为0.12亿元。 

(二)区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亿元,上年结1.69亿结转下年2.46亿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41.34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9.47亿元,上年结17.98亿结转下年9.85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2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12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91亿支出9.99亿本年收支结余0.9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76亿元。

(三)财政预算资金年终资产负债情况

2023年资产类期末余额18.96亿元,负债类期末余额152.4亿元,净资产期末余额-133.44亿元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50.76亿元,比上年增多26.79亿元;政府隐性债务余额2.94亿元比上年减少4.85亿元。

)区本级“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预算及当年支出情况

2023年度区本级安排“三公经费”1000万元,会议费386万元培训费570万元。实际支出“三公经费”733.84万元会议费304.9万元培训费730.52万元。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部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和管理方面问题

1预算编制不准确、不细化。

2未全面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3未遵循政府收支预算约束,预算指标调整随意性较大。

2.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下达预算单位。

3.财政对外投资未及时确认资产。

4.从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划拨资金。

5.财政部门未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

6.往来账款余额不一致。

7.未按规定开展工程结算审核。

(二)预算执行单位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和管理方面问题。2家单位预算编制不准确;1家单位项目预算执行率低、资金支出不规范。

2.非税收入管理方面问题。2家单位利息收入未上缴;1家单位非税收入上缴不规范。

3.财务及内部控制管理方面。1家单位差旅费支出未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9家单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合规;3家单位合同管理不规范;1家单位账务处理不及时;1家单位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不规范;3家单位违规支付现金;1家单位白条抵顶库存现金;1家单位未按规定申请最高限价审核。

4.资产管理方面问题。1家单位超标准配置资产;4家单位应计未计固定资产;3家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5.专项资金管理方面问题。3家单位保证金管理不规范;1家单位涉案暂扣款未按规定处理

6.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问题。3家单位往来款账期挂账及结存多年质保金未清理等问题

7.绩效管理方面问题。1家单位绩效自评结果不真实、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情况

本次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区审计局对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依法分别提出了强化预算管理和规范财政收支等处理意见要求相关单位按规定限期整改。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区审计局将及时审查和反馈。

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建议

为堵塞漏洞,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区政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工作。

(一)规范预算编制及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编制预算在围绕全区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兼顾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从严从紧科学编制预算;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强化预算执行、调整的严肃性,硬化预算刚性约束。

(二)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将监督管理融入各预算环节,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全过程,从而规范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二是紧扣工作重点安排财政资金,严格贯彻执行法定资金下达时限,规范拨付资金,并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力度,规范结算行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安全;三是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强化资产动态监管,促进政府资产安全和高效使用。

(三)抓实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持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一方面各预算单位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二是财政部门加强对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运行监控,坚持“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四)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查出问题整改到位;同时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健全各项制度规定,从源头上补齐短板,杜绝屡审屡犯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