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以来,区人社局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通过“四抓四促”,推进就业工作走深走实。
抓政策落实促就业
区人社局党组以“第一议题”的形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的时代内涵。今年以来,坚持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延续实施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向254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16.31万元,惠及职工3.22万人。采取专人负责、分段管理、互相制约的监管模式,拨付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604.0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4笔821万元。优化升级多来米等5家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项目293个,带动就业71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82人。
抓重点群体促就业
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揽英才 创未来”万企进千校等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52场,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15861人。围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根据省人社厅下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名单(涉及1207人),实名查找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专项服务,目前已就业948人,升学126人,出国11人,应征入伍29人,综合就业率92.29%。
兜牢特定群体就业底线,通过动态完善困难群体实名制数据库,精准推送岗位、跟踪服务管理,确保“应帮尽帮、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4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29人。脱贫劳动力及防返贫监测对象劳动力中,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260人全部实现动态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123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800元。
抓技能培训促就业
聚焦年度目标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包联分解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工作落到实处。依托“冀东姜达人”等优质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3562人次,向京津输送劳动力2084人,剩余1478人实现了就近就业。
积极拓展技能培训载体,组织开展丰润区第四届“浭城技工”杯职业技能大赛,在原有车工、钳工、电工、焊工等4个传统工种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起重装卸操作、养老护理、育婴、保育等4个竞赛项目。参赛选由169人增加到247人,47名优胜者获得奖金和证书,形成以赛提技能、以赛促就业的良好氛围。
抓平台建设促就业
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线上注册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送岗”活动,举办线上直播招聘会45场,进直播间观看人数达到7.6万人次,提供岗位3000个,帮助2010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线下在乡村大集、闹市街区等举办线下招聘会19场,现场设置咨询台、简历投放区、技能展示区等,发放宣传手册2.5万册,吸引5.7万人到场求职,提供岗位2500个,帮助1050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
打造“家门口”服务站,2024年提前一年完成了65个社区480个行政村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构筑“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岗位、政策、资金直接送到群众家中。
创新就业招聘模式,集中精力在丰润区中嘉商业街举办4次夜场招聘会,利用居民休闲时间,把居民喜欢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服务相融合,招聘企业“摆摊”亮岗,求职者“逛街”择业,“茶余饭后”找工作的轻松环境让沟通效果变得更好。